
-
22个工会小组“专人做事”服务职工
■职工通过飞盘游戏进行减压体验李婷婷/摄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黄细英 通讯员李婷婷)近日,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娜丽莎”)工会以“同心筑‘蒙’,‘益’起向未来”为主题举办爱心公益集市活动,19个摊位同时启市,活动全部收益用于公益,吸引近800名职工参与。
集市有12个摊位由工会小组自主筹备、策划,每个摊位主题都极具特色。以品类丰富的小吃打造蒙娜丽莎美食之旅,以趣味十足的互动游戏点缀职工业余生活,以专业的技能、知识为职工提供免费便民等贴心服务。动力设备部工会小组策划了便民家电维修摊,由小组内的电工维修工为职工免费提供家电维修服务;信息技术中心工会小组的摊位主题是“数码专家”,由信息技术员为职工免费解决手机/电脑系统问题;饭堂工会小组制作各种美食出售,深受职工欢迎。全场低于市场价的商品和免费服务,为职工创造了福利的同时也让职工通过消费一起参与公益。
活动还邀请了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爱心工场设摊,通过产品义卖为蒙娜丽莎职工和残障人士提供交流互动机会。此外,西樵启明星驿站、西樵派出所、西樵职工家和北达博雅社工中心的禁毒宣传、防诈主题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及心理减压体验服务,让职工收获满满的“干货”和正能量。
“党员牵头,工会小组动员,职工通过消费助力公益,集市所有商品在2小时内售罄,收入所得将全部用于帮扶困难职工家庭和爱心工场残障学员。”蒙娜丽莎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活动丰富了职工的生活,拓宽了职工参与公益的渠道,同时发挥了工会小组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践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据了解,蒙娜丽莎从2019年开始推行工会小组建设,打破传统的职工服务模式。在党建引领下,主要通过组织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和服务建设四个策略开展工会小组建设工作。
过去一年里,蒙娜丽莎22个工会小组共自主策划开展了427场次的职工服务活动,服务职工22969人次。工会小组建设将“人”“事”“制”三者有机结合,实现“专人做事”“有制可循”“有求可解”,发挥了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推动了工会小组服务闭环管理,继而打造企业职工共建共治共享的职工服务系统。形成了“党建引领、工会负责、组织(工会小组)运作、专业(社工)支持”的创新职工服务模式,在基层职工服务全覆盖、精准服务职工、引导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激活工会功能、促进职工身心和技能发展,加强企业生产管理与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工会的力量。
-
开展职工创新成果竞赛
本报讯 日前,广州南沙区汽配行业工会联合会职工创新成果竞赛(决赛)在南沙工人文化宫进行,来自区内先进汽车制造产业的19个项目经过一个多月的海选、专家评审,10个优秀项目突出重围进入决赛。
在竞赛中,30余名选手以精湛的技术和过硬的专业素质通过了评委一轮又一轮的专业提问,展示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高水平技能风采。最终,丰田纺织(广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的“多功能段取工具”项目获得金奖,爱德克斯(广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自动入库”等3个项目获得银奖;电装(广州南沙)有限公司的“E-VCT品质评价难题自主攻克”等6个项目获得铜奖。(李立彬)
-
广州首个志愿治水驿站揭牌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誉建业 通讯员史河轩)3月13日,坐落于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岛的“绿美广州志愿治水驿站”揭牌,成为广州市首个志愿治水驿站。据悉,该驿站是广州市河长办联合团市委建设的首批志愿治水驿站之一,将聚焦参与能力专业化、互动内容个性化、服务过程长效化,“建治水驿站,创服务标杆”积极开展自助巡河、志愿培训、科普互动等活动,打造线下全民治水平台。
近年来,荔湾区在创新构建区、街、村(居)三级“河湖长+河湖警长”组织体系,探索建立“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的基础上,着力发展壮大民间河长队伍,通过组建巡河护河志愿者服务队,建设民间河长工作室;开展河长制进校园,大力支持发展民间小河长;打造企业河长沙龙,引导企业积极履行河湖管护社会责任,建成拥有民间河长64名、小河长64名、企业河长25名的“全民护河”体系,并健全巡河员、护河员、河道保洁员队伍,实现河湖巡、管、护、治链条全覆盖,共筑“一湾清水绿、两岸荔枝红”的生态家园。
-
“海油铁娘子”柴愈坤
■柴愈坤 受访者供图
石油储量工作就是盘点地下油气藏装量,关乎企业家底,是一项精细又充满挑战的工作,但储量工作者却鲜有人知,南海东部石油研究院储量评价资深工程师柴愈坤就是在这个重要而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0年,是同事们公认的“海油铁娘子”。
当问起是什么动力让她能十年如一日地冲锋在一线时,柴愈坤微笑着回答:“关乎能源安全的工作,每一件小事都至关重要,把每一项任务都完成好,能给增储上产添把力就是我的动力。”
在当前国家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形势下,这个精雕细刻的紧急活,再加上越来越复杂的地下油气田,给储量研究带来了巨大挑战。柴愈坤却从不畏惧,遇到复杂难题便挺身而出,主动啃“硬骨头”,每一个增储上产任务都是全力以赴。
2020年,南海东部发现了自营以来最大的油气田惠州26-6,作为南海东部第一个古潜山油气田,也是公认的世界级难题,柴愈坤主动请缨,担起了惠州26-6油田一体化项目攻关队储量研究重任。为了推动新油田尽快见产,她和团队一起连续攻坚400多天没有休过一天假。没有经验,她和团队就边调研边攻关,完成80多套方案,最终向国家提交5000多万方探明地质储量。研究进程比常规项目缩短近200天。一举突破古潜山研究的零经验。就是带着这样的劲头,柴愈坤完成增储上产任务80余项,获得分公司“青年先锋”荣誉称号。
2022年,为了稳住老油田产量,作为集团公司青年科技英才的柴愈坤揭榜挂帅,组建储量挖潜青年突击队,攻关老油田挖潜难题。
惠州老油田已投产30余年,油田产量逐年递减,储层认识不清,挖潜困难极大。部分队友打起了退堂鼓,项目进展缓慢。“惠州油区并不像传统的海相砂岩那么‘天生丽质’,岩性和物性边界是剩余油生存的空间。”在紧要关头,柴愈坤的话给了大家启发。突击队采用定期打卡、头脑风暴、月度例会等攻关措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攻关,项目逐渐走上正轨。最终,项目按期通过验收,研究成果推动惠州4个老油田挖潜储量超千万方,提出井位十余口,为老油田稳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公益文化论坛召开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郗建新 通讯员审晓文)3月15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公益文化论坛——渡边晴夫与全球小小说发展研讨会以线上方式召开。
此次研讨会以“把握现在与面向未来”为主题,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5个国家19位理论家、评论家、海外汉学家、作家围绕“渡边晴夫先生研究成果与全球小小说发展”议题展开讨论,共商小小说发展大计,为小小说国际交流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5周年,作为“小小说外交”前辈,渡边先生克服重重困难,积极投身中日友好事业,五十年如一日致力于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以非凡的远见、智慧和气魄,创立了友好的文学团体、汇聚了正能量,开辟了比较文学小小说研究的先河。